9月16日,龙锦校区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数学教学研讨活动,由三年级的郑云老师和李丹老师分别执教了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》、《认识周长》两节图形概念课。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模式,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操作、交流。郑老师的课上让学生从猜想到验证再到结论,让孩子经历了完整的推理过程,整节课非常自然,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;李老师在这一节认识周长的概念课中,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指一指、摸 一摸、量一量、说一说,从直观到抽象,整节课条理清晰、扎实有效。
两节课后,我们还非常荣幸地聆听了天宁区教研员邓炜老师的指点与评析。邓老师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:
首先,常态课的状态提升了,课堂质量才会提升。老师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就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提问艺术。老师的抛砖引玉很可能会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,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其次,如何合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。课堂转型背景下,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。教师应从自我满足走向全体同学都理解,不妨将孩子们来设问、解决问题、总结归纳来代替老师的总结。
最后,就是要重视教师的的评价机制。学生学习的动力离不开老师的关注和评价,老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、有效,要有激发和引领性。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语言,教师注重倾听孩子每一句话,才能师生共同成长。
看来课堂教学除了要扎实,更要培养学生们学习的方法、质疑的能力、探索的本领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到细腻地观察学生的动态、精致地雕琢教师的语言、自然地生成教学互动,水到渠成地成就高效的课堂。
全课程三年级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