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小长假刚过,常州市龙锦小学语文组的全体教师,便相聚在一起,进行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。在此次活动中,常州市教科室教研员朱洁茹老师也莅临现场,和大家一起聆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,并提出了许多高屋建瓴、切实有效的建议。
第一位执教教师刘丽洁,带来了一堂充满童趣的《玲玲的画》。这堂课紧紧围绕“画的变化”和“玲玲的心情变化”两条主线进行推进,层次分明,板块清晰。为使第一课时的教学更加扎实,刘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和字词教学。朗读训练中,本课安排了自由读、个别读、合作读、教师导读四种方式,形式丰富又不失实用性。在字词教学上,刘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式,字不离词,词不离句,针对生字词音、形、意各方面的难点,进行精确剖析,并做到举一反三,让知识的传递在课堂上显得非常自然。
第二位执教教师周叶,她执教的是全新四年级统编教材的课文《爬山虎的脚》。这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,展现了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语言。因此在教学时,周老师首先让学生重点关注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形状、颜色和位置的句子,并通过实物道具,让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另外,爬山虎的生长方式也是周老师本堂课的核心关注点。“一脚一脚”不仅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特点,更展现了其向上爬时牢固有力的一面。周老师通过让学生演示、出示视频、素材对比等多种方式,将词语理解落到实处。
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束后,全体语文教师在会议室集中展开评课。各年级教师各抒己见,踊跃发言,研讨气氛十足。最后,朱洁茹老师在大家的热切期待中,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。她首先表扬了两位教师认真的态度和对语文要素的重视。接着分别针对两堂课的优缺点进行分析。朱老师指出,第一堂课对低年段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到位,但对二会字的教学不够扎实,意义段的划分方法也可更加科学。而第二堂课整体把握教材中导语和练习的方式令人称赞,不过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应循序渐进,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通畅地理解课文。
两节课,充分体现了不同的年段特征,也清晰地展现了一、二课时不同的教学侧重,可谓特点鲜明,值得品味。朱洁茹老师的点评,更是让广大教师折服于专家对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的独特见解。半天的教研活动,时间虽短,但内容丰富,让人受益匪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