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锦教研:破茧成蝶 众行致远——记龙锦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
发布时间:2023-06-02
点击:
来源:原创
录入者:张丽东


暮春已逝,初夏悄然而至,我们的教研活动如约而至。5月25日,我校语文组教师共同聚首在图书馆,随着铃声的响起,教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教研活动,由蒋核芳老师和蒋丽老师为大家呈现了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22课《小毛虫》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完整课堂。
《小毛虫》是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的课文,作者是意大利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。文章描写了一只小昆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,从而告诉人们: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。
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兴趣浓厚,对昆虫世界尤其毛虫羽化的自然规律充满好奇。蒋核芳老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,利用小毛虫可爱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,进而揭示课题。课上,蒋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说想法,说感受,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被“破茧成蝶”的毛毛虫深深震撼。整堂语文课,老师循循善诱,学生配合默契,孩子们跟随老师在课文中徜徉,仿佛自己就是那只振翅欲飞的蝴蝶。
第二节课,蒋丽老师带领孩子们探寻小毛虫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,感悟小毛虫的耐心与坚持,在朗读中体会成长的快乐,明白“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”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蒋老师能创设不同情境,引导孩子们融入到故事当中去,体会小毛虫的感情变化。同时,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深入讲解,通过理解关键词语使学生感悟文章的中心。还运用多种朗读方式,给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,指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心理。
语文教研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能搭建交流互通的平台,在展现讲课教师风采的同时,形成多向思维碰撞,集体智慧的凝聚。评课老师们对这两节课都给予了充分认可,两位老师基于二年级学生的学情,教学情境富有童趣,教学设计紧扣单元目标,课堂上学生展现了较高的语言素养,这与两位老师在平时的扎实教学是分不开的。最后教导处纵瑞怡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,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期望。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上能更多关注所有孩子的成长,增加面的交流,而非展现班级中个别优秀的孩子;另外,希望老师们在实现讲故事这一目标时,应当扎实地在课堂上慢慢推进,让大部分孩子都能跟得上前进的脚步,逐步掌握讲故事的方法。
每一次的研讨活动都能够碰撞出新的生机,每一次的交流都有智慧之花绽放。课例打磨的过程虽然辛苦,但是只要坚持不懈,就像那小毛虫一样,静下心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。我们也坚信,我们能够在交流中成长,不断学习,像小毛虫一样绽放自己的精彩。
(撰稿:语文组 审核:周雪梦)
 关闭窗口
 打印文档
|